张儒,生于1965年2月,民进会员,铁岭市银州区人大常委。画家赵振川先生入室弟子、辽宁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书法家协会会员,铁岭市美术家协会会员,铁岭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铁岭印社常务副社长,铁岭中国手指画研究院特聘画家。
走向心中的艺术家园
缘分也好,宿命也罢。无衣钵可继,无基因可传,无熏陶可循,却独独喜欢上艺术。说是艺术,就是喜欢涂涂抹抹,刻刻画画,一喜欢就是一辈子。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出生的他,经历着那个时代的人经历的,又经历着他们不曾经历的。苦过、难过,迷茫过、困顿过,以及那些不堪回首的挫败始终没让他丢弃手中的画笔,没有动摇过他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也许正是生活中太多的磨砺,给了他更多的信心和勇气。那时,他自费读函大,选择了哲学专业而放弃了那些受益于生活的专业,就是为了让自己的思维、世界观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融为一体。这也对他的艺术道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几年之后,在不断的学习探索中,他又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和需要,于是顶着压力,放弃了很多,只身来到中央美术学院崔晓东导师工作室进行为期两年的深造和系统地学习,对艺术有更深刻的认识。
后来,张儒拜长安画派画家赵振川先生为师,进行艺术创作。众所周知,在上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画地位岌岌可危。画坛闯将赵望云先生带领儿子赵振川等人继承了长安画派的优良传统,开创了新中国画坛新局面。长安画派在“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口号中,发展到了以张儒等传人为代表的第三代生力军,改变了当年长安画派人才凋零的状况。通过全国各地的写生、交流和办展,张儒不断开阔视野,让自己的情感通过笔墨达到自由的精神世界。他如行云流水般表达自己的心绪,情感播撒在自己的艺术家园。没有烦恼忧愁,只有单纯朴实的快乐。在相看两不厌的期待中,大美流淌在内心,流淌在笔下。人与自然的结合,思想与艺术的结合,让自然之精华,天地之灵气,无不渲染于水墨丹青中。
有人为了迎合市场,人为炒作作品时,张儒选择与心中山石为伍,用作品诠释着中华儒者之风范。透过他的作品,我们心中的某种精神渴求从最深处被唤醒,指引我们的心灵走向自我回归。他的作品由此为我们的心灵打开了一个崭新的境遇。
笔墨间彰显独特风格
张儒对艺术涉猎广泛,书法、绘画、篆刻等等,甚至户外行走都成了他不能舍弃的偏好。他说,“艺术是相通的。一件艺术品的诞生,不是单一的,它包含许多因素。”触类旁通,自由转换,成为他有别于铁岭其他书画家的显著特点。他认为,艺术如此丰富,如果只会其一,难免根软,不稳当,也不会走得长远。既传承,又不拘囿于定式;既独创,又有合于时代的引领力和感召了,最终实现慑人心魄的力量感和现代结构美的完美融合。
张儒的书法深情演绎着颜鲁公的真谛。至刚至柔中,带着一股东北边疆的山林士气。在那一丝清凉寒色之中,涤尽尘滓,漾出隽永。他崇尚老庄的“有无之道”,在总结以前的艺术生涯中,得以有无相生,终于厚积薄发。艺术就是人生,张儒深悟此理,正如他在一首《登泰山》中所说“岱岳声名不谬传,层层盘道入云端。人生好比登山路,步步高阶莫等闲。”只顾攀登不问高,无限风光在险峰。
张儒的写生作品绝非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相片,而是包含着对山川物象的深刻感悟和升华。张儒的山水画,没有被物象牵着鼻子走,而是注入了自己的心象。他要让让观众看到,在那些黑白的色彩空间中,渐次折射出的中国哲学思维线条。在张儒的世界里,客观物象的存在,是对主观思维的启发,是作为一种素材存在的,这些都应该是为审美精神服务的。
注重自己的内心修为,他向往和追求一切光明和美好的东西。他喜欢向日葵围着太阳转的那种感觉,更喜欢向日葵成熟时,深深地低下了自己的头。2004年,他的指画作品《向日葵》入选全国第十二届指画邀请展;2007年,他的指画作品《葵》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展出。
命运的纷繁多变,经历庞杂。一幅幅水墨和篆刻作品,成为张儒独特的语言,向着世界发出他的心声。传承和底蕴,方向和属性,为张儒的艺术创作打下鲜明的地域特质本土性。他学古人,又不囿于前人的范式。他法百家,而又不归于百家,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向公众传播艺术的种子
艺术,于他是生生不息的传承和发展。在纷纭杂乱的世界,张儒绝不丢失纯净的本心,永远留有属于自己的艺术芬芳。他深知,弘扬传统文化和艺术,比金钱和荣誉更具深远意义。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公众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传播中国文化,是他开展艺术公益活动的初衷。
他热心书画公益活动。他一再走进学校,走进社区,走进机关单位,开展艺术公益讲座。他到共青团市委、铁岭电视台、市工商联等多家单位,举办书画公益讲座《如何欣赏中国书画》几十场,把弘扬正能量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大众审美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近年来,张儒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以各种方式帮助弱势群体。他加入爱心团队等组织,拿出自己的书画作品拍卖,所得款项全部用于社会公益。有时,他还自掏腰包为扶贫助困捐钱捐物。
张儒,人如其名。谦逊之外,又有高贵,瘦瘦弱弱的儒者姿态,却胸藏丘壑,笔韵山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