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子是个要强的人,工作之外,正和朋友一起开矿,说多挣点钱,养老。看着他花白的头发,他豪华客厅里的血压计、大大小小的药瓶子,我真为他担忧:他才四十岁,如果病倒,再多的钱又有何用呢?
我想起《瓦尔登湖》中的一句话:“为了谨防患病而筹钱,反而把自己弄得病倒了。”一百多年前,梭罗就提醒了人们!可惜现在很少有人看梭罗。
现代人爱感叹生存压力大。大在哪呢?梭罗说:“因为他们总想有一座和他们邻人的房屋一样的房屋。”他们要有一座大房子,不,邻居家有两处房子,所以他们也得有两处,因此他们做了一辈子的房奴。邻居开着豪车,他也要买,因此得更加拼命地挣钱。衣服本来是御寒的,包包本来是装东西的,可是邻居用的是几千几万的品牌货,他们也想拥有,为此挖空心思。连吃饭都从果腹变成猎奇了,“吃货”由贬义词变成了褒义词……
可是,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东西吗?梭罗说:“虽然有奢侈品包围着我们,却不及野蛮人有着一千种安逸。”因为“人类已经成为他们工具的工具了。”梭罗举例说,他有三块石灰石,他得天天拂拭它们。最悲哀是那些主妇,每天围着各种东西转来转去,与困在监狱里有什么区别?
梭罗说:“许多人钓了一辈子的鱼,却不知道他们钓鱼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鱼。”“我们说,只能这样子生活啊。可是从圆心画出多少条半径来,就有多少种生活方式。”“如果我们发现自己根本无法抵御今天这个纷繁复杂的物质世界的引诱,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简朴、简朴、再简朴。”这样的句子足以让我们从白天的红尘滚滚中静下来。
梭罗毕业于世界闻名的哈佛大学。他教过书,做过铅笔,当过土地测量员。1845年7月4日,年轻的梭罗孤身一人,到离家乡康科德城不远的优美的瓦尔登湖畔,一片无人居住的湖边山林中,自己砍木材,建造了一座小木屋,开荒种地,读书写作,过了两年零两个月又两天的隐居生活。于是,世界文学史上有了不朽的《瓦尔登湖》。
有读者错误地认为《瓦尔登湖》是一本遁世的书。事实上,梭罗到瓦尔登湖边居住,只是想生活得随便、简单、自在。他反对避世,反对别人模仿他的行为,认为一个人向往简朴的生活,追求精神世界,在哪儿都可以找到“瓦尔登”。心中有个“瓦尔登湖”,生活会变得更有意义、更有目的、更加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