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民进辽宁省委网站
热门关键词: 民进辽宁 参政议政 十二五 东北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民主促进会辽宁省委员会 >> 文章中心 >> 民进风采 >> 会员风采 >> 正文
用爱谱写音乐,让梦想盛开——记辽阳会员杨桦楠
时间:2019/8/14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杨进 阅读:8958

 

桦木高洁,楠木温和。正如他名字中的这两个字,桦楠,灵华而绅士,内敛而笃定。走近他,你会被一种艺术气质所感染,动听的男中音,将所思所感缓缓道来,带着特有的杨氏幽默,让人如沐春风,心生暖意。

杨桦楠,生于1973年,性格中带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师范教育特有的认真。正是这份精神,让他在人生阶梯上不知疲倦,越走越高,从一名普通会员到市政协常委、从一名音乐发烧友到辽阳市音乐家协会主席、辽宁省音乐家协会理事,从一名普通教师到知名钢琴教授。这一路,印着他的努力、倔强和执着。

 

启程,飞向音乐殿堂

从小就爱好音乐的他,常跟着电视里学唱歌、弹吉他,在同学们面前跳当时风靡的霹雳舞。他在学校是文艺骨干,也是同学们眼中崇拜的小明星。后来,他如愿考入辽宁师范大学音乐系,毕业后分配在辽阳市青少年宫从事钢琴教育工作。

音乐是他的天赋、他的爱好、他的梦想,但是,通往艺术的殿堂从来没有坦途。多年从事少儿教学工作像机器一样运转,在安逸中,他很久不再有创作的激情和灵感。大学同学毕业五周年聚会时,他看到同学们有了自己的工作室,举办专场音乐会,到国外深造,他才意识到音乐已沦为自己谋生的手段。思索之后,那个追梦的音乐少年复苏了。不久,他的励志作品《我要飞》诞生,《屋檐下》《幸福的味道》《爱的赞美》等作品也接连完成。就这样,白塔脚下,衍水河畔,他才思泉涌,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创作完成10多首作品。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52周年的时候,他创作出《我在祖国的怀抱里》,抒发男儿报国之志。从那以后,一个按捺已久的愿望萌动了,他要到北京去,那里是通往艺术殿堂的阶梯。他要把自己的音乐传递给首都北京。为此,他多次找到团市委领导,争取他们的支持。筹集资金,拉赞助,甚至把多年的积蓄全部拿出来,毫无保留地投入到北京。

 

20022月,春节刚过,春寒料峭。杨桦楠带着原创词曲作品只身来到首都,四处托人帮忙推介,游走夜店间,唱给路人听,回到住处常常是后半夜。有时候,在狭窄阴暗的客店里,他被孤独苦闷煎熬着,疲惫却难以入睡,索性抱着吉他唱到天亮,期待着天亮能有好消息传来。

苦心人,天不负。终于,他站到了北京的舞台上。2002623日,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音乐会现场座无虚席,掌声雷动。一个来自东北的音乐人,在北京的音乐圈掀起了不小的波澜。《我要飞》《我在祖国的怀抱里》《屋檐下》《幸福的味道》《故乡之恋》《爱的赞歌》等歌曲,旋律婉转优美,格调清新高雅,情感充沛浓烈。中国音乐家协会徐沛东发来贺词,我国著名作曲家石夫,词作家刘钦明、刘昌明观看了音乐会,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其中,《我要飞》《我在祖国的怀抱里》荣获当年全国第二届原创音乐作品展金奖。《粉笔赞》获得辽宁省音乐作品优秀奖《不忘初心》入围中国梦主题歌曲百首名录。

为与家乡人民分享音乐之美,20091229日,杨桦楠还在辽阳广播电视台演播大厅举办了个人钢琴演奏会。当晚,随着激情澎湃、铿锵有力的钢琴协奏曲《黄河第四乐章》响起,时空仿佛凝固了。黄河在大屏幕上奔腾狂泻,舞台中央是大型交响乐队,左侧是穿着白色晚礼服的杨桦楠,身体律动,指尖飞舞,琴声绕梁。演奏会上,杨桦楠演奏了《黄河第四乐章》《幻想即兴曲(肖邦)》《运动之光(创作)》《爱的协奏曲》《夜来香》等14首钢琴曲。现场观众被他高亢、激昂的音乐所震撼,掌声经久不息。

播撒爱的微光,照亮孩子音乐梦想

大雅即是大爱。在音乐王国,爱的故事俯拾皆是。琴童魏常昊从小就迷恋钢琴。为了满足常昊的愿望,父母带着他课外学习钢琴。天资聪颖的常昊陶醉在音乐的世界里。可是,命运之神并没有眷顾小常昊,一张诊断书突然让小常昊的钢琴梦戛然而止。

白血病!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小常昊的父母崩溃了,四处奔波求助。让大家没有想到的是,小常昊没有害怕病魔,他遗憾的是自己再也学不了钢琴了。 2006512日,杨桦楠通过电视台得知这个消息后,随电视台栏目组到小常昊家里走访慰问。看望小常昊后,表示愿意帮助小常昊实现愿望。

从此,他风雨无阻地给小常昊上课。在他的辅导下,常昊高兴得忘了自己是个重病患者,重新点燃了音乐梦想。

魏常昊经过治疗痊愈后,继续苦练钢琴。2015年,魏常昊考取了辽阳师范专科学校音乐系。2018年,魏常昊大学毕业,顺利考录到辽阳合唱团工作。谈起人生中这段难忘的记忆,魏常昊感慨地说:“杨老师在我的梦想就要破灭的时候,照亮了我曾经黯然的生活。”

传承美好,用音乐讴歌家乡服务社会

歌唱家乡歌唱新时代,音乐人理所应当奋斗在第一线。2006年,中共辽阳市委、辽阳市政府作出战略部署,开发河东、建设滨河型城市。为了发挥引导舆论、营造氛围、鼓舞干劲的作用,杨桦楠策划成立了一支创作团队。作词、作曲、演唱、录音、摄像都是义务的,没有人讲条件、提要求,一个多月后,团队创作出来了《我的大辽阳大传奇》。

“木鱼石里还藏着秘密,汉魏壁画描绘着中华大写意。两千四百年历史记忆,太子河水滚滚东流去。河东开发正崛起,美好家园跨河立。”......

这首气势磅礴的歌曲诞生后,得到音乐界专家的一致好评,吹响了文艺界支持参与家乡建设的战斗号角,为辽阳市河东新城开发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

组织民乐进校园活动,是杨桦楠服务社会的重要方式。201858日,辽阳市第一高级中学礼堂,杨桦楠1300名高一学生上了一堂精彩的传统文化课——中国民族乐器。当日,杨桦楠和辽阳市音乐协会会员带着柳琴、二胡、古筝、琵琶等10余种我国民族乐器,让孩子们欣赏。一种乐器,一个故事,一段演奏,孩子们时而瞪大眼睛惊呼神奇,时而侧耳聆听陶醉分享,时而交头接耳跃跃欲试。其中柳琴、大鼓、中鼓等乐器,许多学生是第一次见到。展演结束,一些学生涌向舞台,零距离感受民族乐器。现场的老师握着杨桦楠的手说:“音乐能陶冶孩子情操,民族乐器更是宝贵的文化财富。谢谢你们,做了这么有意义的事。”

中国民族乐器进校园只是杨桦楠服务社会系列活动的一个缩影。作为民进辽阳市文艺支部主任,他组织了很多文艺志愿服务活动。20154月,他指导组建了辽阳市第一支少儿交响乐团。4年多来,少儿交响乐团累计演奏中国古典音乐曲目20首,参与演出60余场次,得到了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在辽阳市实验小学,他多方协调建立少儿合唱基地,为渴望音乐的孩子们插上音乐的翅膀。每周五下午的两节合唱课,没有一个学生请假和迟到早退。合唱团的每一个孩子人人都会哼唱《四季的问候(久石让)》《库萨克邮车》等曲目。

在辽阳市区的公路、泰和园、安居、爱民等社区,杨桦楠义务为市民上民乐公益课,义务指导市民彩排。其中,公路社区民乐团拥有团员80多人,累计演出《丰收锣鼓》《夜深沉》《红楼梦》《彩云追月》等经典曲目30余场,成为当地社区民乐知名品牌。

杨桦楠服务社会的活动仍在继续。面向未来,杨桦楠将“用爱谱写音乐,助力梦想盛开”,演奏出民进会员的新乐章。

 

Copyright 2014 中国民主促进会辽宁省委员会 版权所有,对违反版权者保留一切追索权利 备案编号:辽ICP备14009709号-1
主办:中国民主促进会辽宁省委员会 电话:024-25903830 技术支持:辽宁省信息产业发展公司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本网站,您是第 1234613 个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