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数据,我省的民营经济已经占据全省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虽然民营经济占全省国民经济份额较大,民营企业数量众多,但发展规模和实力不强,且多数分布在房地产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批发业、运输业、化学原料与化学制品制造业、建筑安装业等传统产业,多半是劳动密集型或产品属于低附加值的产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设备制造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等技术含量高的高新技术行业较少。
调研中我们发现,融资难、创新能力和动力不足是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民营企业的资金来源仍以自有资金和银行借贷为主,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比重相对较低,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很多民营企业由于规模小、融资能力差,没有足够的实力去进行产品、技术工艺和渠道的创新,他们满足于跟随和模仿战略。民营企业简单的外延式扩大再生产虽然使民营经济规模不断提高,但竞争力却没有提升。
我省民营企业未来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和关键点是培育民营大企业,打造民营企业航母,从而带动民营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发展。如何构建出一个以民营大企业为统领,带动中小企业共同发展的民营经济发展格局,是我省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为此建议:
1、通过有效手段推动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融合发展。通过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加快民营企业的发展和民营企业的财富聚集步伐。有数据显示,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有80%以上都成功地进行了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结合的经营行为。初级阶段,产融结合的形式多数以上市公司的股权抵押贷款,或者用金融机构的资金补充自己的流动资金,或者以对证券公司的投资为名,借钱给证券公司炒股票等方式。各个民营企业可以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和资本市场运作状况,选择适合的产融方式,促进企业财富聚集。
2、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尝试和创新融资新方式。一是加快商业银行的体制改革,尤其是各城市的商业银行,加强城市商业银行与本地民营企业和小企业的联系,创造灵活多样的贷款制度,增加信贷品种,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增加对民营企业集团的信贷投入,为民营企业集团提供优质服务,提高城市商业银行对本地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二是可以充分利用民间资本,实现融资渠道多元化。三是探索建立以政府财力为主体的民营企业集团发展基金,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项目给予扶持,以扩大民营经济规模,提升民营企业集团市场竞争的能力。可以尝试在大企业设立风险投资管理部门,通过大企业来资助同系统内的中小企业的发展模式,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四是可以借鉴浙江、广东等地经验,企业自发形成一种企业隐形联合体,在这个联合体中,成员企业可以相互拆借,到期归还本息,同时要注意和防范这种拆借的风险性,加强对其监管。
3、鼓励民营企业集团实施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壮大民营企业规模和实力。一是积极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重组,以外延发展方式先实现集团规模的扩张。二是积极促进民企之间的强强联合和整合。先通过民营企业整合在某个行业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和话语权,再进行内部治理结构和管理的提升。三是有条件的民营企业积极寻求优质的外资战略合作者,将好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引入企业中,增强企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四是政府集中力量整合提升各类园区,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集团集聚发展,提高园区的投资密度和产出水平,把工业园区建设成为实现民营企业集团新飞跃的平台,推动民营企业集团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集群化发展,培育大的民营企业集团。
4、完善营商环境,出台激励政策,加快推进成长性企业和大企业大集团的培育。从各个行业中遴选出相对有实力有规模和发展前景的民营企业作为培育对象,制定民营大企业培育计划。可以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民营大企业的培育和发展,用于扶持企业制定发展战略、争创名牌、科技创新等。可以将企业纳入国家创新体系统筹规划,鼓励企业创新,自主研发,建立研发中心,承担研发项目。同时,为重点培育的大企业制定上市行动计划。
5、以产业集群或工业园区为载体和平台,对中小企业发展采取普适性和选择性相结合的方式给予支持和引导。鉴于中小企业的数量众多,可以对中小企业采取普适性支持和选择性支持相结合的政策。对于一些基本的税收优惠、信贷支持、提供的金融与行政服务等,可以采取普适性的方法。可以以产业集群或者工业园区的相关规划和良好的公共服务环境为基础,搭建由政府机构、高等院所及科研院所、金融机构、行业组织和中介组织相互分工合作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定位、发展战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等提供全方位有针对性的服务。同时,对于某些特定投资项目有发展前景的,对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调整有重要影响的中小企业,可以有选择性的重点支持研究和创新、节能、购置先进技术,以及提供更有力度的金融财政支持和财政补贴等。
6、加强民企人才储备。建立一个有效的各类人才吸引和储备机制。政府可以建立人才信息库,给人才与企业提供一个供给与需求信息互通的平台。企业方面应积极走出去,到高校、到人才市场、甚至到海外网罗企业所需的各类人才。同时,引进的人才可以通过运用薪资、福利、职位、股权等多种方式吸引和留住。
(本文作者为民进省委参政议政特邀专家,辽宁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