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互联网与传统工业融合式发展促进辽宁工业转型升级与结构调整
高松生 张德智 孙 健
加快实施传统工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战略,对于我省工业发展、转型升级及供给侧结构改革意义重大。目前,我省互联网与传统工业相融合的基础坏境已经基本形成,基本条件业已具备。但工业企业中传统制造业的互联网应用还处于初始建设阶段,企业内部技术创新还存在着体制性、机制性和结构性矛盾,不同程度上制约了传统制造业的调整进程。
1、未真正建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多企业信息技术研发力量薄弱,且大部分技术升级项目投入局限在内部,联合外部科研力量协同攻关的较少,一些核心技术难以自主突破。企业获取技术主要途径较为单一,只注重从外部买回现成技术,不能够很好地消化吸收和再创造。
2、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偏低。衡量两化融合的发展水平指数一般由基础环境、工业应用、应用效益等三类指标构成,对于现有的规模制造业企业而言,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还是偏低。
3、企业的基础条件欠缺。企业生产模式比较单一,没有实现生产智能化。企业内部机构虽然设立了信息化部门,但人数参差不齐、创新不足。绝大部分企业实现了互联网覆盖,但只有少部分实现了主干网覆盖主要生产区域和办公区域。工业信息化普及应用情况不容乐观,人力、物力和资金的投入缺口较大,科技投入极为有限。转型升级中设备老旧和系统不匹配。
4、企业内部相应的管理体系不够健全。对安全管理方面的应用多于对信息管理的应用,以互联网为基本工具的信息化专项建设十分薄弱。企业两化融合管理系统应用单一,且没有突破基础应用向创新型应用转化。
5、技术及管理人员自身信息素养不足。这与我国信息技术教育发展滞后、基础教育资源分布、利用和普及不均衡有关。另外,大多数企业不重视相关方面技能培训与知识再教育、能力再提高。
为此建议:
1、加强统筹规划。要在调研及科学论证基础上,量化阶段目标,统筹规划,制定地区性和全局性的发展战略,重点研究和提出行业发展重点、发展策略和发展政策。规划出台以后,还要有相应的战略计划、细化的配套政策和细分产业的重点规划,以及协作机制和措施保障。
2、强化技术支持。要由以往生产企业的引进消化型为主,向引进消化型与自主创新型并重的方向转变。大力发展智能工业产业,围绕设计、制造、营销等环节,深化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提高生产设备、生产过程、制造工艺智能化水平,加快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等先进制造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培育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进一步完善互联网基础设施,奠定互联网与传统工业融合的网络基础。
3、建立政策支持体系。建立信息技术应用项目融资担保机构,鼓励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信息技术应用项目给予支持。设立两化融合风险投资基金,发挥政府基金的引导带动作用,完善私募与风险投资基金进入与退出机制,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发挥现有各类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大对共性技术开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试点示范项目的支持。探索建立健全投融资服务平台,推动构建由政府投入、企业投入、社会投资、风险投资、基金投资、银行债权股权投资等共同组成的多层次、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4、充分发挥人才作用。鼓励企业完善首席信息官制度,健全企业信息化领导机构,建立企业信息化推进机制。加强对专业信息技术人才、复合型管理人才引进,鼓励高等院校和职业技术院校积极调整和完善学科和专业设置,加强信息技术职业教育。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培训资源,组织开展培训工作。加强两融合推进人才再教育,积极引入第三方,对重点行业企业负责人、企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级技工开展培训,建立培训认证体系。科学修订信息领域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推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和高技能人才选拔工作。鼓励开展信息技术联合创新、应用示范、人才培训和评估认证等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5、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及产业集群。大力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链,与制造业形成互动,建立生产性电子信息网络及新兴产业集群。瞄准产业链前端,加快提升现代信息技术产业支撑能力,突破高端芯片、新型显示、关键电子元器件等核心关键技术,大力发展应用电子和工业软件,支持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和产业化,鼓励智能终端产品创新发展。建立电子信息技术公共试验检验平台,整合信息资源和价值资产,以解决目前电子信息企业大多为中小(微)型企业,其购置检验试验设备能力有限,而科研院所的大量高端试验仪器设备平时又多处于闲置状态的问题。
6、建立两融合生产性服务体系。尽快建立相关的技术转化机制,培育相应的技术市场和技术中介机构,促进信息市场的工业化转换和科研成果的商品化转移。推动互联网技术和生产性服务向产前、产中和产后生产链延伸的全程跟踪体系,加快研发、检测、维护等全生产链的发展。在现有的城市工业产业集群内部或周边,建立配套的公共服务平台,降低两化融合的交易成本,力争信息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的良性互动双赢,产生新的利益增长点。形成电子信息产业协作网络,以计算机信息和软件制造为产业平台,促进信息化服务业全面发展。
|